科創板應該姓什麽?

導語
人們希望現在的科創板能夠堅持姓“科創”,在提高對上市公司包容性的同時🙇🏽♂️,也要維護好鼓勵科技創新型企業上市的原則。

科創板應該姓什麽🕞?相信這是一個很趣的問題🔶。而探討它的價值在於能夠讓人們看清楚科創板最應該讓什麽樣的企業上市,投資者對此又是持什麽樣的態度。
也許🚶🏻♀️➡️,很多人都會說科創板姓“科”,這當然對🔷。但仔細想想🚓🏂🏿,似乎又不盡然,也許說它姓“科創”會更加準確一些🤌🏿。這是因為在實踐中,很難區別某個企業是科技型的,還是不算科技型的。而從廣義來說,凡從事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產品生產,且產品的生產過程中運用了大量現代工藝、使用了相應的新型材料的企業,都是可以稱之為科技企業的。而如果科創板是這樣的定位,那麽其接納公司的外延自然會無限擴大🙏🏿,如此一來也就不可能具有真正意義上的科創板特點。反過來說,如果以“科創”來定位科創板,由於是強調了創新,也就是企業要有自己的發明與創造,有自己獨特的領先優勢😙📽,這樣能夠入圍的企業自然也就不多了。而這樣一來,不但能夠充分展現科創板的特色,而且也能夠在推動企業發展中利用資本發揮更大的作用。
不久前,科創板推出了一個研製生產新藥的公司,其發行市盈率就高達400多倍,而上市當天暴漲500%,市盈率一度高達2000倍,因而在市場上引發了強烈的反響。不少輿論認為無論是發行價還是上市以後的市價,都明顯偏離了正常範圍,操作者已經不再是做投資🏌🏽♀️,而是博傻🐼。但也有人認為,對於這家公司來說𓀃,它有多款國家一類新藥在開發🧑🏽🏭,現在進入市場銷售的只有一款,其余大都處於不同階段的臨床試驗狀態🐜。這樣的格局,決定了公司的研發以及管理成本很高🎗🤼♀️,而收入還比較低🏂🏽🤵🏼。出於謹慎性的原則,公司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還把大量原來列為資本化開支的費用予以成本化🙎🏼♀️,這樣一來就進一步拉低了盈利👳♀️。但問題在於👋🏼,雖然公司現在利潤不高🧏🏿♂️,但只要後續不斷有國家一類新藥研製成功,並且順利進入市場,那麽就一定會極大地提升盈利能力🖕,從而有效地降低市盈率,展現出良好的投資價值。事實上🏄🏻♂️,認同這種觀點的人士還不少,該股上市當天高開低走,第二天繼續下行,但在第三天卻展開了強勢上漲🏐,並且成為當天所有科創板中漲幅最大的股票。
以上這個案例說明什麽?首先🚴🏼♀️,就科創板的特征而言,面向的的確就是這種具有創新能力的研發型企業🙇🏻,它們雖然在目前盈利能力還不強,在一些方面發展得還不是很成熟,但是未來確實具有業績爆發的可能。而科創板不同於主板等其他板塊之處,就是提高了對企業的包容性🔦,像這種現在利潤很低的企業,是跨不過主板門檻的,而科創板就是要為它們提供服務與支持,否則這類企業就很可能永遠發展不起來,這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一大損失。說到底👯♂️,現在的科創板,就是為這類企業量身定製的,目的是促進我國科創企業的發展📬🧳。其次👼🏽,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不能否認在這裏的確存在大量的短線資金🚑👩🏻🦼➡️,以謀取股票差價為目的進行炒作🤵♀️。但不可否認的是,面對如此高的估值還敢於買入💇🏿🛕,似乎也不能簡單地稱之為一種愚蠢的投機,參與者對公司的特點還是有所了解的🧈。在這裏所體現的,其實就是一種風險投資的意識,願意承擔當前的高風險以換取未來的高收益。而科創板較為寬松的交易製度🏊,也為這些資金的靈活操作提供了條件。客觀而言👶🏻,公司能夠有相應的高估值,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與其流動性好有關的。進一步說🚗,這也有利於充分體現風險投資的特點🥷,有利於吸引更多的科創企業來上市🕵🏼。
當然,無需否認的是🧮,時下科創板中,也有一些企業,應該說其產品是屬於高科技領域的🚣🏽,本身也有相當的研發能力🚡,並且也在開展相應的科技創新業務。但就其主業而言,則只能說是高科技產品的生產,而且這種格局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是不可能發生根本性改變的👼🏼。這樣的企業👨🏿🏭,可以稱為科技企業🍐🫴🏼,但未必能夠算是科創企業。當前科創板中那家市值最大的公司,去年營業收入400億元🍫,盈利34億元🐞👨🏿💼,在同行業中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也早就超過了壟斷的標準。而且公司之前已經在香港聯交所發行了H股,可以說已經是一個成熟型的企業。它這次是放棄在交易所其他板塊上市的機會來到科創板,應該講從相關的財務指標來說也是符合科創板要求的,但是這樣的企業是否屬於真正的科創型企業呢?市場對此顯然是有分歧的😏。而這種分歧反映在交易上🪼,就是該公司成為科創板中盈利最大、每股收益最高,但股價最低🍾,市盈率也最低的一個。看得出,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並不是把它當作科創板企業來看待,而是作為主板中業績良好的一個大盤股。而這種認知,顯然也不是只限於A股投資者,該公司的H股已經上市幾年,現今價格只有A股的50%不到。這說明什麽?顯然是提示出市場對姓“科”的公司🧘🏽,與對姓“科創”的公司🤟,還是有不同的估值方式的👨👧,它們之間巨大的價差,反映出科創板投資者對於企業科技含量以及成長性的高度關註。
我們說科創板要姓“科創”,強調的是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應該具有研發型的特征,不斷開發新的高科技產品,而不僅僅是圍繞一個成熟的科技產品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否則,科創板與其他板塊就沒有什麽大的區別了👩🏻✈️。在這裏🏌🏼♂️,創業板的經歷值得關註,按理創業板應該以支持創業型企業為主,但是多年來大量上市的基本上都是成熟型企業,以至於在推動科技創業及創新方面的能力不足💅,作為創業板的特色也不明顯。而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現在創業板也在試圖進行改革。但不管怎麽說,至少還是走了一段彎路。也因為這樣⬇️,人們希望現在的科創板能夠堅持姓“科創”🧛,在提高對上市公司包容性的同時🪘,也要維護好鼓勵科技創新型企業上市的原則🧭。也只有這樣🪤,才能在與滬深股市其他板塊的差異化競爭中展現出自身的特點與相應的優勢,為支持科創企業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所在單位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