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熹🕑:未來我國醫藥產業的消費紅利🚣🏽♀️、工程師紅利依然存在
發布時間:2022-07-14
2022年7月13日,興業證券董事總經理、自營分公司副總經理💘、證券投資部總經理徐佳熹,走進“202256hcy.cn金融投資課”,圍繞“醫藥的產業周期與政策演進”主題,從中國醫藥行業的長周期與短周期驅動因素🤙🏼、新醫改下的挑戰和機遇切入,全面闡述如何把握需求升級下的消費紅利🎯🧘🏽♀️,以及供給升級下的創新紅利和工程師紅利,並對新一輪醫藥大行情下的行業機遇給出具體投資建議。
課程伊始,徐佳熹總經理首先闡釋了醫藥行業大賽道中的多行業邏輯。他提出,醫藥行業被視作多個行業的合集,其中既有偏周期的,又有偏消費的,也有偏科技的,包含多個行業的邏輯🧑🚒。醫藥行業中偏周期的行業類別,比較典型的諸如原料藥,產業研究與投資研究的模型基本參考化工的周期性,考量的核心是需求與供給不斷波動的變量;偏消費的行業類別🍑,比較典型的諸如醫療服務🧏🏽,與消費中的商貿零售邏輯相像🙇🏿♀️;偏科技的行業類別💉,比較典型的諸如創新藥🈲、創新醫療器械🦈,具有高投入🫃🏼、高研發、高技術、早期基本無產出的特點。
在闡釋醫藥行業的多行業邏輯後➔,徐佳熹總經理詳細解析了中國醫藥長周期與短周期驅動因素🙋🏽♀️。他提出👱🏽♀️,我國醫藥發展中,每一輪崛起的公司均有時代賦予的驅動力👈🏽,也同時面臨所存在的挑戰。從長周期來看,即使在我國GDP增速相對減緩♢,且CPI增速相對下行的階段,醫藥行業仍然能保持較高利潤端的增速🧑🏽🎓,比較優勢明顯🏄🏿♀️,體現了醫藥行業的剛需屬性與相當的韌性👎🏻。遵循長期邏輯的投資選擇,生命科學上遊、藥品👊🏼👷🏿♀️、器械、醫療服務♊️、外包服務賽道屬性更優,同時還要根據各賽道的不同特性進行具體評判。從中短期來看,常態化防控下疫情持續時間不確定,需要尋找穿越疫情周期的子行業,把握疫情不確定性下的醫藥需求韌性,在投資和產業標的的選擇方面,可以考慮對沖品、外供鏈👩🏻🔬、需求回補等不同的思路。
隨後,徐佳熹總經理深入剖析了新醫改下的挑戰與機遇👨🏼🍼。他認為,隨著多輪國家組織、地區聯盟采購的不斷推進🥹🕸,集采力度👩🏿⚕️、深度正不斷提升🧝🏽♀️🎖,我國集中采購常態化格局已然形成🤲🏽🕵🏿,且除藥品外🌇,高值醫用耗材也正以國家組織、地區聯盟以及各省市帶量采購的方式持續快速推進。同時,DRG/DIP作為重要的醫療管理工具,也在通過經濟行為引導分級診療,促進醫療資源合理分配。
在此背景下,徐佳熹總經理認為🍃,隨著消費屬性資產在新零售格局下再洗牌,新技術創造新需求,人才等資源稟賦全球比較優勢加持下資本在高端製造業加速擴張,消費醫療🧠、前沿技術🧧、高端製造、全球產業鏈等投資方向在調整後將再度崛起。未來中國醫藥產業的消費紅利(消費醫療)👨🏼🔧、工程師紅利(高端製造)依然存在,並將延伸至整個產業鏈的高端製造與國際化(自主可控)。如何把握需求升級下的消費紅利🎅🏿🅿️?徐佳熹總經理提出,要關註醫療服務和藥店的消費復蘇➔,行業龍頭強者恒強;同時,要關註中藥消費品及品牌OTC🧒,行業受益消費升級✪,發展向好;另外🗒,要關註疫苗行業新變局,具有創新能力的國產疫苗企業有望迎來“量價齊升”行情。如何把握供給升級下的創新紅利與工程師紅利?徐佳熹總經理認為🍍,首先,生命科學上遊進入行業新階段,未來空間廣闊,頭部公司優勢逐漸顯現🙋🏿♂️;其次,CXO賽道景氣度依舊👦🏿👩🎓,CXO仍是醫藥板塊中具備高業績確定性和較強成長性的賽道;同時,在多種因素的共同發酵下🟨,中國創新藥市場飛速發展🧑🏿✈️,踐行創新、創造價值的優秀企業將在“大浪淘沙”中崛起📜。另外🤏🏻,要關註醫療器械高端製造中的硬科技與國際化,我國國產醫療設備已逐步突破多項技術壁壘,未來十年,國產替代和產品出海是中國醫療設備發展的兩大主旋律💁🏿。
課程的最後,徐佳熹總經理分享了他對於醫藥行業的感想。他提出,行業面臨中長期的挑戰並不少🏇,要做長期正確的事,方向大致正確,執行堅實有力。對於創業者,要註意傾聽資本市場的聲音,但不要完全被資本市場左右,醫藥行業是個長期主義的行業,創業者的個人財富只是水到渠成的結果。對於市場投資人👨🏻🦽,二級市場投資人短期不必再悲觀😫,一級市場投資人仍需等待一段時間,但現在也正是最好的挖掘標的和思考投資策略的時機。展望下一輪醫藥行業周期🍄🟫,與現在的流行的可能並不完全一樣,需要具備更超前的思維。
